English

根之茂者其实遂

1998-06-17 来源:光明日报 江苏理工大学 沙志平 郑培钢 我有话说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东郊,,坐落着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江苏理工大学。这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管经法相配套的多科性理工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之一。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素有镇江“东郊公园”的美称。

江苏理工大学现设有机械设计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汽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动力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材料工程系、数力系以及研究生部、成人教育学院、机电学院、冶金学院等院、系、部,有31个本科专业、24个专科专业。学校是国内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车辆工程五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机械设计及理论、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热能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环境工程、会计学、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系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23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学位,也是全国56所具有工程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还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一个省工程中心,六个部级重点学科、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具有教授任职资格审批权。目前,校园占地1100亩,各类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各类在校生14000余人,图书馆藏书65万余册;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教授近百名,副教授300余名,讲师700余名。

江苏理工大学坚持“立足江苏、依托行业,服务全国”,使学校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和“贡献”中获得新的定位。为此,江苏理工大学采取了5项教育改革措施:

——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努力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根据学校所处的华东地区、特别是江苏的产业特点,学校一手抓富有特色的学科群建设,如以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食品工程、海洋工程等学科为核心的农机学科群,以汽车工程、热力发动机、汽车电子、机电工程、车辆工程等学科为核心的动力工程学科群等;一手抓富有生机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如环境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多媒体技术等。经过调整后,学科特点更为鲜明,与江苏的产业结构更为吻合,培养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受到欢迎。每年毕业生供需比达1:8以上,一些专业如机电类、计算机类、动力类、材料类专业供需比达1:10以上。

——扩大在当地的招生比例,努力为本地区多培养人才。从1995年起,学校在江苏的招生比例由原来的40%提高到65%,毕业生留在江苏工作的达70%以上。

——强化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搞好产品开发、改进工艺和提高管理水平。1995年以来,学校共承接江苏省各类科研课题1774项,学校专利事务所是“中国专利江苏十强院所”之一。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在汽车与农用动力车研究开发、农产品高附加值有效成分萃取、生命科学及生物工程、高强度陶瓷材料、精密加工成型控制技术、绿色能源综合利用、金属材料表面加工改性技术、计算机人体动画及多媒体技术、工业除尘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科研特色。

——积极推进以院系为主体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集团的联合办学。目前学校与中国第一拖拉机集团、第二汽车制造厂、江西五十铃集团、江苏长江电器集团、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春兰集团、常柴集团等均建立了办学联合体并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全面合作。

——按照注重素质、强化管理、培养能力、突出特色、优化人才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积极开展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选修课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课时比例,强化学生理论基础和业务素质培养,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以此来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

江苏理工大学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工作单位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其中部分成为各自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部分已担任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近几年,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又上新台阶。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了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学分制,有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辅修制,有利于尖子学生及早成才的优生优培制和硕士研究生保送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和掌握自然及社会发展的规律,还应具有对国家和社会、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由“学会生存”发展到“学会关心”。学校在改革中开展了以加强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转换,重视培养“可教育”、“可培训”的人而不仅仅是“受过教育”的人,重视学生可迁移知识的教学,学校于1996年3月率先在全省高校中成立21世纪人才学院。从全校二年级本科生中选拔校级三好生和学生骨干进入21世纪人才学院,利用双休日进行系统的人文、经济、管理知识教学,并通过与社会实践、专题研讨、技能训练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学生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学校实行了主辅修制度。从1995年9月起,学校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开办了工商管理、工业外贸、会计学、经济法、计算机及应用、工业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汽车等八个辅修专业,以达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的,近二年,已有200余名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同时,获得了辅修专业结业证书。学校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较早健全了大学生科技协会组织,设立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金,对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资助和奖励。学校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先后与地方政府、企业、乡镇、农村、部队共建了近50个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挂职锻炼、科技扶贫、专题调查、军营生活、文化服务、扫盲教育等形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学校连续四年被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称号。

江苏理工大学长期以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制定实施了《江苏理工大学德育大纲实施细则》,逐渐形成“教、管、导、育、评”的科学德育体系。以“两课”为主渠道,积极探索“两课”教育改革,学校从1997年开始,调整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开好邓小平理论课,学校抽调了政治素质高、理论修养深、业务能力强的教师组成教学组,注重用启发式教学,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学校坚持把校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持之以恒创建优良校风,狠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优化了学校育人环境,被江苏省教委确定为全省两所校风建设优秀单位评估试点高校之一。近三年中,学校有15名教师被授予“机械部教书育人优秀奖”,一名教师获“机械部教书育人特等奖”,一名教师获“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3名教师获“江苏省红杉树教育奖”。学校后勤部门还荣获了“机械部学校后勤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等称号。学校围绕创建优良学风,坚持“两抓两创”,即抓早操、抓晚自习,创优良班风,创文明宿舍,规范了学生日常基础文明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主人而求知求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学校重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除开设人文选修课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连续十几年来每年举办届次化的校园文化月和“江工之春”文化艺术节。学校还高度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对学生骨干的培养。校系两级党校每年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引导广大学生政治上积极上进。目前,全校学生党员占在校学生的8.86%,毕业生中学生党员达到22.8%。

江苏理工大学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不断拓展科研领域。学校在流体机械、内燃机、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机械工程、汽车、生物工程、环保、非金属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形成了自己的科研特色。流体机械研究深入到结构内部流场的多维数值模拟分析、多相流问题以及微观分析;人造器官——心脏泵的研究更把流体机械研究扩大到了生命科学领域;农产品加工工程已由食品保鲜、加工机械研究转向农产品无损检测技术、高附加值农产品有效成分的先进萃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研究领域;陶瓷材料由材料的合成配方与应用研究深入到抗高温、合成机理研究;此外,内燃机非稳态过程的数学模型与多维数值模拟可视化技术,低污染、低油耗、高稳定性能内燃机研制,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噪声控制等研究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果;农业机械工程既着眼于现代农业产业化——植物工厂的研究开发,相关专业还进行农业节水灌溉控制技术研究。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高科技项目、“火炬”计划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八五”、“九五”攻关项目等高新科研课题,已有10余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200多项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在国际交往方面,学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密尔瓦基大学、日本三重大学、俄罗斯国立顿河技术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巴西巴拉那州立联邦大学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其中与日本三重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定期举行(每年一次)三国三校大学生学术研讨会。学校还先后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一批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联系以及学术交流。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把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发扬“团结、进取、求是、创新”的精神,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三万余名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成为国内一所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较高学术知名度的多科性大学。现在,广大师生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响应党中央提出的“科教兴国”号召,紧紧抓住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利机遇;深化改革,团结拼搏,努务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以崭新的风貌迎接21世纪的到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